当前位置:cn老域名出售-玉米号财经暨南大学5000港籍学生悉数返校 期待融入大湾区发展
暨南大学5000港籍学生悉数返校 期待融入大湾区发展
2023-10-29

暨南大学5000港籍学生悉数返校,期待融入大湾区发展

8月26日,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的暨南大学迎来了开学返校季。12000多名港澳台侨生,与内地学生一道,走进这所以“华侨最高学府”闻名中外的高校,开启他们的崭新学年。

其中,5000多名返校报到的港籍学生,占据港澳台侨生中的大头。据校方介绍,除了个别学生因实习、生病等原因请假之外,港籍学生已悉数返校。

港籍学生在内地生活得如何,在学校有什么收获,对新学年有什么期待?日前,南方南走进暨南大学,采访了部分香港学生。他们表示,在内地学习的过程中,他们融入了集体、增长了见识、探索了新方向,期待跟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步伐,活出更加精彩的人生。

社团活动多姿多彩 轻松融入内地生活

组织社团迎新、策划新一届“侨生杯”比赛……还没开学,暨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邓子盛就已经在线上线下忙个不停。

和许多香港人一样,高中毕业时,邓子盛也面临着在港升学的激烈竞争。中学期间对内地的探访,以及内地高校的招生政策,让邓子盛找到了“另一条道路”。

“读高中时,我到北京参加了一个港澳学生交流团,感受到内地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让我萌生了来内地读书的想法。”邓子盛发现,广州离家不远,学费相对香港优惠,“来这里读书是一条很好的出路”。一番考虑下,邓子盛决定开启他的内地升学之旅,进入暨南大学学习。

入学之后,邓子盛很快就融入了校园生活,加入了社团联合会和学生会等组织,为港澳台侨学生提供服务。组织节庆、筹办比赛、向学校建言献策……尽心尽责的工作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今年5月,邓子盛顺利当选为暨南大学新一届学生会副主席。

回味起大学经历,2019届港籍毕业生陈童也觉得收获甚丰:“大一时我是班长,班里有来自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地的同学,一开始觉得‘有点难办’。后来我们组织大家一起穿班服、包饺子,就这样慢慢变成了一个集体。我这个班长,也当得很有成就感。”

在暨南大学里,还有许许多多像邓子盛、陈童这样的港生,在校方、学院和社团等营造的良好氛围下,迅速地融入了这个大家庭。

“学生从入校第一天,到毕业的那一天,都可以享受到学校全方位的培养和服务。”暨南大学学生处处长区向丽介绍,港澳台侨新生入校之后,将通过武术教学、素质拓展、电影之夜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融入校园;学校还推出了学生领袖培养计划、宿舍结伴成长计划等一系列项目,助力港澳台侨学生们健康成长。

“最近我还在想,怎么能让更多的内地学生,参加到我们港澳台侨学生组织的活动里来,”邓子盛说,围绕内地生和外招生之间的融合,他这个学生会副主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学生之间,应该更多地融通合作,这样社团氛围会更好,迸发出的创意也会更多。”

深耕专业开阔眼界 全面认识祖国发展

港籍学生谢彬华,刚刚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暑假。

谢彬华是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今年升入大四。暑假期间,他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学习团,到延安革命根据地和西安古城进行了为期七天的考察学习。

参访革命圣地归来之后,谢彬华感慨良多。“以前我对中国历史的了解还是过于片面。‘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我们青年学生应该多了解国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

和谢彬华一样,邓子盛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许多社会实践活动。过去的几个假期里,邓子盛已经跟团走过了延安、红旗渠、井冈山。“在参加行程之前,我曾经疑惑这些旅行会不会‘又红又专’。但实地参访才发现,这些旅行让我们触摸到了祖国的传统和根本。前辈们的精神不仅值得所有人学习,而且鼓舞着我们向未来进发。”

“我们面向港澳台侨学生的‘中国文化之旅’活动已经形成品牌,今年暑假有500多人成团出行。”区向丽介绍,暨南大学在港澳台侨学生中,分别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近代中国纲要、当代中国概论等国情教育课和通识教育课,用多种方式增进港澳台侨青年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了解国情之余,港籍学生们还在高校里获得了深耕专业的机会。

2018年6月,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港澳台侨学生“未来工程师”国际CDIO培养计划启动,谢彬华加入了硕士阶段的课题攻坚团队。在这个过程中,他接触到了在工程建模中的诸多领域,并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方向。

“我们作为本科生,能够加入研究生的课题组,我的收获不是一般的大。”谢彬华感叹,内地建筑行业有市场、有前景,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大有可为。“我打算以后留在内地发展,全方面锻炼自己的能力。”

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港籍学生体现出的创造力,也得到了内地学生的好评。

“记得刚入学时,我和几名香港同学分在同一个创业小组,我听不懂粤语,他们就主动讲普通话,或者帮我翻译。他们的友好,他们的创意,都让我印象深刻。”暨南大学广告学专业内地学生薛可懿说。

刚开学一个星期,薛可懿又在一堂市场调查与分析课上,主动和几名港澳学生结成研究小分队。“港澳学生来内地学习,增强了我们内地学生的学习动力。相信我们可以一起努力,把合作项目做得更出色。”

就业创业路途丰富 建设湾区大有可为

今年6月底刚刚走过毕业红毯的“95后”港籍学生施嘉祖,现在已经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创业青年中的一员。

读书期间,施嘉祖经常在粤港澳三地奔走,从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创业机会。“我发现,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加速推进,很多港澳同学愿意留在内地。很多内地企业对港澳求职者也有需求,这就是我们创业的空间。”

今年4月,施嘉祖正式注册了属于自己的公司,和来自粤港澳三地的同学一起向港澳求职者和企业提供人才输送方案,目前已服务了不少港澳青年。

像施嘉祖这样在大湾区创业的学生,在暨南大学不是个例。“90后”港籍毕业生陈嘉瑞,也已经把自己的文创事业做得小有成就。

大二那年,陈嘉瑞与几名同学成立了“时光机影视团队”。一开始只是做课堂作业,后来开始拍一些短视频、小短剧,大三的时候,团队已经壮大到差不多20人。

与队员一起熬夜奋战的经历,让陈嘉瑞决定,要为团队创造一个真正的家。于是,陈嘉瑞成立了自己的文化传播公司,并在学校的“WE创空间”创业孵化器安家落户。目前,公司业务已经覆盖到粤港澳各地。

“香港有一部分人对内地有看法,觉得在内地读书很枯燥、很受限制。但其实暨南大学氛围很自由,学校还出台了很多政策鼓励学生创业。是学校的各种扶持,让我们团队可以走到现在。”陈嘉瑞说。

暨南大学招生办公室提供的资料显示,今年共有3976名香港学生报读暨大,同比增长12%,学校今年录取香港学生数,也较去年增加100多人。

区向丽介绍,曾在暨南大学就读的港澳台侨毕业生,一部分选择在国内外读书深造,一部分回到生源地就业创业,“随着大湾区的建设推进,选择和考虑在大湾区、在内地发展的学生越来越多。”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香港的经济离不开祖国,香港的文化也离不开祖国。”邓子盛表示,“一些香港人心里对内地多少还有偏见。我想说的是,百闻不如一见,香港学生可以把握机会,多多到内地来看一看。”

“我觉得自己来内地学习,来内地创业,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内地社会很包容、很友好,也给予了我们这些创业的年轻人很多机会。”施嘉祖说,“欢迎大家到内地来,到大湾区来,相信这里会给你们带来精彩又难忘的体验。”